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网站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科教融合下的开放协同式税务硕士教育创新——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为例
作者:发布日期:2022-03-02点击数:

李为人 韩莉

摘要:经过20112020年十年的建设与发展,“严格、科学、规范、高端”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税务硕士教育品牌已经建立。2020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实质启动后,税务硕士教育直接筑起了底端有优质财经本科教育、顶端有财政税收专业博士教育、博士后工作站,同时与财税学术型硕士平行发展的“两端两翼”新格局,并配备了集社科大本校教师、校外学术导师、校外实践导师三维一体的优质师资组合。以培养兼具“政治修养、学术滋养、职业素养、国际涵养”的“四养人才”为目标,以“开放协同”为培养特色,社科大税硕教育实现了与社科大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社科大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的开放协同,实现了与社科院研究院所、国内其他知名高校的开放协同,实现了与税务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开放协同,实现了与国际名校、国际组织的开放协同。为全面贯彻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围绕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税务硕士教育中心将加强质量管理,深化职业导向,拓宽办学机制,持续推进和深化税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关键词】税收教育 税务专硕  科教融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前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为我国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设置最完整的研究生院,自1978年成立以来,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学术繁荣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门人才。2017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组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自社科院研究生院于2010年获得全国首批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办学资格之后,为保障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于2011年设立了研究生院直属的专门教学和管理机构——税务硕士教育中心。在全国税务教指委的指导下和社科院研究生院、社科院大学的支持下,秉承“笃学、慎思、明辨、尚行”的校训精神,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成才和发展”的办学理念,奋发向上,锐意进取,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要求并具有社科院系统培养特色的办学之路。

一、社科大税硕教育的历史与成就

经过20112020年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社科大税务硕士教育中心集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教学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实习、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职能为一体,以培养高层次税务人才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多学科交叉与交融、优质的师资阵容、丰富的高品质课程、重视实战能力培养的优势和特色,不断探索多元培养方式,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紧密依托社科院研究生院、社科院大学和社科院系统的优势资源开展各项工作。

从招生数量来看,截至20209月,社科大税硕中心已经连续招生9届,共培养研究生440名(其中已经毕业的学生315名),并设置了税收政策与治理、企业税务管理及筹划和国际税收三个研究培养方向,主要面向税务机关、企业、中介机构等相关业务部门,致力于培养具备良好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系统掌握税收理论与政策、税收制度、税务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充分了解税务稽查、税务筹划以及税务代理等高级税收实务,具有解决实际涉税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从招生质量来看,仅以2020年实际招收的69名学生为例,从考生招录类型、“‘985211’学校类型”以及“财税相关专业”三个维度对学生生源质量进行分析发现,接收一志愿统考生61人,接收推免生8人;来自“985211高校”的学生有 14人,占总人数的21 %;本科专业为财税相关专业的有60人,占所招人数的87%。由此不难判定,社科大税硕中心生源供给充足、生源结构和质量良好。

从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只看20206月份的统计数据,新冠疫情并没有影响到税硕中心第七届毕业生的学业和就业,有60人顺利毕业,就业人数57人,就业率达95%。总体来看,社科大税硕中心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显示出了较强的竞争力,“严格、科学、规范、高端”的社科大税务硕士教育品牌已经建立,逐步为广大学生、教师和用人单位接受并传播。

二、社科大税硕教育的体系与格局

20209月底社科大深度科教融合工作实质启动,在原有7个本科学院、3个研究生学院和17个研究生教学系的基础上,新组建成立12个科教融合学院,每个学院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研究所(院)作为牵头合作单位。科教融合后,社科大税务硕士教育中心连同金融专硕、MBA教育中心,会同财务管理和国际贸易两个本科专业共同隶属于商学院。社科大商学院则直接对接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何德旭院长兼任商学院院长。借助于财经战略研究院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深厚的学术资源优势以及原社科院研究生院的教学资质和管理水平,构建起了系统完善的科教融合办学体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特色的“以教促研,以研促教”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开放协同式发展。就嵌入了科教融合办学体系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税务硕士教育来说,直接筑起了底端有优质财经本科教育、顶端有财政税收专业博士教育、博士后工作站,同时与财税学术型硕士平行发展的“两端两翼”新格局,并配备了集社科大本校教师、校外学术导师、校外实践导师三维一体的最优质师资组合,在新平台、新起点上迎来了一流学科建设以及教育教学发展带来的新契机。

(一)嵌入体系的两端两翼

1、本科教育的厚基夯底

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成立后,社科院系统不仅结束了没有本科教育的历史,而且以“师徒制的指导模式、本硕博资源一体化、深度国际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和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培养特色践行着科教融合式研究型大学办学模式,致力于培养政治可靠、作风过硬、理论深厚、学术精湛的哲学社会科学后备人才。截至2019年底,学校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等7个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财务管理等2个本科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0 个项目入选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实培计划”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进入到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的终评阶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社科大经济学院开设的理论经济学若干本科专业和划归商学院所属的财管、国贸本科专业,因其优质的生源和四年在校期间的精湛培养直接成为了社科大本校税务硕士招生的第一来源,进一步夯实保证了厚实优质的税硕招生生源。

2、专硕与学硕的强翼平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简称“财经院”,成立于19786月。其前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组和商业研究组,初称“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物资经济研究所”,先后更名为“财贸经济研究所”、“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20111229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重大举措,以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为基础,组建综合性、创新型国家财经战略研究机构——财经战略研究院,并从此启用现名。著名经济学家刘明夫、张卓元、杨圣明、刘溶沧、江小涓、裴长洪、高培勇先后担任所长(院长)。财经院现共有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其中应用经济学下有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和国际贸易学四个二级学科,四个二级学科拥有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旅游管理学5个博士点和5个硕士点。实施科教融合、研究所与大学“一盘棋”战略后,上述提到的财经院的硕博资源自然纳入社科大商学院统一管理运营,也就意味者社科大商学院兼具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理论和应用两种类型的硕士培养相互促进、强翼平行。

3、博士及博士后的顶端引领

除了上述提到的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旅游管理学5个博士点以外,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财经院另设有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财经院还多次承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委托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长期承担中办、国办、中宣部等交办课题,各部委重大课题、研究报告多次获得中央领导批示,具有一定的决策影响力。因此,科教融合后的“商学院+财经院”组合直接成为国家级财经学科体系高端人才培养基地,也引领了包括税务硕士在内的社科大财经类硕士毕业生向学术顶端继续前行。

(二)师资组合的三维一体

1、社科大本校教师

师资队伍是税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基础,一流的教学质量源于一流的师资水平。经历了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成立和2020年实质性的科教融合后,社科大税硕中心由社科大本校教师、校内外学术导师、校外实践导师组成了三维一体的优秀师资队伍。其中,社科大本校教师24人(其中学术导师22人),既包括以社科大张斌副校长、商学院夏杰长副院长为代表的专职教师,也包括财经院闫坤书记、杨志勇副院长为代表的岗位教师。总之,这支科教融合战略下组成的教师队伍多为国内财税领域内学术影响力较强的知名专家,且教学经验丰富。

2、校内外学术导师

基于对税务专硕教育和培养实践导向的理解和顺应,社科大税硕中心在遴选和聘任师资队伍时,并没有拘泥于社科大和社科院范围,而是致力于打造多元开放的优质师资平台。在北京甚至更大范围内聘请了一批拥有较高的学术声望、成熟的教学经验、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对实践型高层次税务专门人才培养充满热忱且具有相应职称和(或)资质的专业人士充实师资队伍。包括前面提到的社科大本校教师中的22位学术导师,社科大税硕中心目前拥有学术导师96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18人,研究员30人,副研究员14人,正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比例高达67%,具有博士及以上学位的82人,占学术导师总人数的85%

3、校外实践导师

社科大税硕中心的实践导师66人,全部由国家税务总局等税务机关、“四大”、北京各大税务师事务所以及优秀企事业单位高管和业务骨干组成,全部具有CPACTA资质,或取得法律资格证书,绝大部分具有10年以上涉税事务从业经验。其中,来自国家税务总局、地方税务机构19人,占总人数的28.7%;来自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29人,占总人数的44%;来自注册税务师协会、税务咨询机构及其他相关单位18人,占总人数的27.3%

4、健全的师资培训管理制度

社科大税硕中心自成立以来,一贯强化导师岗位管理,明晰职责边界,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育人实效等纳入导师评价考核体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1)每年秋季,社科大校教务处都会组织新聘任导师培训会,邀请有关部门领导同志、校内德艺双馨的资深导师明确导师职责,传授指导经验。(2)在每年的招生考试、论文开题、答辩等重要工作环节,税硕中心均对参加相关工作的老师做岗前培训,使其熟谙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并顺利推进相关工作。(3)在教学和培养过程当中,建立“传帮带”制度,请有丰富案例教学经验和学生指导经验的资深老师传授经验和技巧,进一步提升授课教师的授课水平和导师的指导质量。(4)在税硕中心承办税务干部、税务师事务所业务骨干高级研修班期间,由中心教师主讲有关专题,促使其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并加强与一线从业人员的业务切磋和交流。(5)每年安排教师参加全国税务教指委组织的师资培训以及有关部门组织的教学和培养研讨会。(6)每年对教师进行系统性的德能勤绩量化考核,涉及“平均每月当面指导学生2次及以上”“教学质量评估分数”等若干事项。

三、社科大税硕教育的目标与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针,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流文科大学。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资源、教师力量的支撑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已经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后备人才、国家级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培养和国际专业人才培训的重要基地。基于此,税务硕士教育中心十年来以培养兼具“政治修养、学术滋养、职业素养、国际涵养”的“四养人才”为目标,以“开放协同”为培养特色,实现了与社科大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社科大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的开放协同,实现了与社科院研究院所、国内其他知名高校的开放协同,实现了与税务部门、企事业主体的开放协同,实现了与国际名校、国际组织的开放协同,打造出了综合实力排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前列的税务硕士教育优质品牌。

(一)政治修养

根据20189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纲领的指引,坚持严格教育教学管理,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并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与社科大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社科大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的开放协同,践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形成“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

1、课程思政

在“三全育人”的工作格局下,不仅需要“思政课程”,更需要结合时代最新命题,在具体的专业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课程思政工作既要紧扣时代命题,贯彻现实针对性,又要落到实处,体现课程实践性。财政税收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作为现代公民,要懂财政税收理论及政策,了解国家理财的基本知识,探索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税收教育必须落实立德树人、依法治国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税收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将价值塑造、法治理念、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社科大税硕中心的教师积极开展税收教育课程思政,结合新形势对税收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提升改造。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肆虐中,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在全民抗疫的斗争中,彰显了大国抗疫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疫情防控的需要,启发学生站在政府管理者的角度,从认识新冠疫情是一场公共卫生危机开始,意识到政府责任及家国情怀,把认识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融入到财政税收类课程教学中,重新设计教学大纲。

值得一提的是,社科大税硕中心教师韩莉成功申请并获批了2020年度北京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重大疫情防控中的课程思政教学创新”。这是新时代高素质税务人才培养中的一项基础性、创新性工作,更是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的一项富有深远意义的实践探索。

2、科研思政

教学应与科研相结合,尤其是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这样的国家级研究性大学。课程思政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更要体现在研究中,不仅是教师自己要研究,更要启发学生参与研究,研究税收领域所涵盖的治国理念,提高研究者的思政水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税收政策组合拳,在疫情防护救治、物资供应、公益捐赠、复工复产、就业保障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政策支持,度过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危机。因此,社科大税硕中心的教师及研究人员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及后期的疫情常态化防控中,启发和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研究“重大疫情防控下的财政税收政策调整”“实现六保六稳财政税收政策的效果与效率”“双循环格局下促进消费的税收政策”等若干紧迫性的现实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上述科研思政的投入,2020年度社科大税硕中心李为人主任携本校两名税务硕士公开发表论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税收政策支持探析》,学术导师蔡昌教授携本校两名税务硕士公开发表论文《新冠肺炎疫后经济恢复痛点与宏观政策选择》,不仅培养了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更是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添砖加瓦,实现科研的社会和政治价值,“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二)学术滋养

税务专硕以税收学专业为依托,以经济理论为基础,集宏观、微观经济研究于一身,跨经济学、行政管理学、工商管理学和法学等多学科领域,综合运用税收、财会和法律等相关专业知识,研究现代税收理论、实务与技能。因此,与社科院研究院所和其他国内知名高校开放协同,重视对税务专业硕士研究能力和学术品格的培养是与本科培养的质的差别。

1、科教融合的机构设置

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科教融合战略,商学院税务硕士教育中心不仅直接对接社科院财经院税收研究室等部门,而且税务硕士教育中心更是早在2019621日就兼设了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税收政策与治理研究中心”,特聘十余位来自国内财税界的重量级嘉宾任中心研究员,并于成立之日在京举办了“减税降费背景下的税收与经济社会发展”主题论坛。

2、以学生为主角的学术活动

鼓励学生主动且直接进行科研创作是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育人特色,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更是通过“研创论坛”“学生办会参会”“新苗计划”等系列“以学生为主角”的科研制度设计,引导研究生能够早研究、早发表,以文会友,不仅收获成长,同时也收获友谊。2020425日,由社科大税务硕士教育中心、税收政策与治理研究中心主办,社科大科研处协办的“笃学税务,尚行社科——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税收理论与实践”线上学术论坛以腾讯会议和哔哩哔哩直播形式圆满举行。论坛筹备期间征集到来自国内十余所高校百余名研究生的论文,论坛评审专家对征文进行了认真评审和严格遴选,确定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吉林大学、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高校的十四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围绕其论文做论坛交流。

3、加强论文规范性指导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现。在学位工作开展过程中,社科大税务硕士教育中心始终把提高论文质量放在第一位,逐步形成了完善的论文开题、论文写作、论文评审和论文答辩各个环节的管理流程。

1)整个论文环节全部采用双向匿名(即学生和导师姓名全部匿名评审),建立双导师和学生的高效沟通机制等。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中心规定学生必须每月至少向导师汇报两次研究和写作进展,通过及时沟通推动写作进度。中心定期对论文写作及导师的指导情况进行询问、追踪和督促,及时处理问题,做到全程督导。

2)规范学位论文管理,推进建立良好学风,源头规避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社科大税硕中心在原有的《论文研究与写作》课程基础之上,还开设了“税收学术论文的选题、写作与投稿”“论文思路选择与写作技巧”等讲座,通过讲授科研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科研论文包括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内容的写作方法、科研论文的格式及书写规范、法定计量单位及图表的应用、参考文献的注录格式、科研论文的选题、论文投稿注意事项、科研论文知识产权要求等方面的内容,皆在增强税务专业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其论文写作水平。

3)培养和加强学生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检索和数据加工使用能力,提高其研究路径和方法。中心于20181210日特邀IBFD(荷兰国际财税文献局)区域运营经理谢品达老师开展“国际税务研究新平台介绍及功能展示”的主题讲座,以中国、日本、德国等不同国家税收信息为例,从Table关键词检索、BEPS操作和查找国际税收协定三个方面为在校生亲自演示了国际税收领域税收信息检索的专业技能。

健全的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为优秀税务专硕研究生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过往,中心2012级即第一批研究生首次参加“德勤中国税务精英挑战赛”便获得最优秀论文奖。2016级税务硕士陈卓恒同学不仅凭参会论文《增值税有效税率、税率损失与税率简化:理论与模拟》在201711月“第二届全国中青年税收学术研讨会”中喜获二等奖,且其又在2019718日,因毕业论文《缩小居民贫富差距的直接税体系研究—基于收入与财产双向互动关系视角》荣获“第三届全国税务专硕优秀学位论文”一等奖。目前,陈卓恒同学在厦门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学习。

(三)职业素养

相较于学术硕士,税务专业硕士的培养需要突出职业要求,在招生办法、教育内容、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方面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社科大税硕中心始终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推进教学改革,实现与税务部门、企事业主体的开放协同,促进教学与实践有机融合,以切实提升研究生的实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推动案例教学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是提升税务硕士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抓手,是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手段。

1、加大案例教学的比重

除了专门开设专业选修课程《税务案例专题研究》外,还在《税务筹划》《国际税收专题》《国际避税与反避税》《金融税法》等专业课程中引入实际案例,通过教师精讲启发、学生研讨展示、案例分析、师生点评问答等方式,调动起学生们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

2、创新案例教学的形式

1)引进社会资源、开办“税务实务”专题讲座。税务专硕校外实践导师进课堂不仅带来了税务工作的实践知识和信息,还带给学生们学习税务专业知识的方法和兴趣。校外实践导师通过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了解税收实务,懂得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弥补专业技能的不足,改善现有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模拟听证会”进课堂。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中心与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开设《税收争议》课程,设置了专题讲座、案例讨论、模拟听证等诸多环节,结合实务案例现场模拟“税收争议课堂模拟听证会”。学生在熟悉整个行政处罚或行政复议案件后,模拟举行“公开听证会”,通过角色扮演完成“听证会”,不但能掌握听证会的方法和程序,全面了解实际案情,深化对税法知识的了解与把握,而且提高了分析税务商务问题的能力,使理论知识在演示中得到检验。

3、加强优质案例的开发

为了打磨出更多的优质教学案例,并应用到税务专硕研究生的教学和培养当中,201819日召开了主题为“案例教学与案例撰写”的税务硕士案例教学研讨会,旨在深入研讨如何更好地进行案例教学,动员和组织师资团队根据全国税务教指委下发的《关于开展第三届全国税务硕士优秀案例征集与评选活动的通知》相关的体例要求,展开教学案例的编写和申报工作。

2019年中心实践导师刘兵撰写的案例荣获“第二届全国税务硕士教学案例大赛”三等奖。202099日,全国税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了“第三届全国税务硕士教学案例大赛”的获奖名单,中心实践导师王彦珍撰写的《破产清算涉税实务案例研究——S税务局与J公司破产债权确认纠纷判决案例》和学术导师邓远军撰写的《一种特殊的代理型常设机构认定——以国内首例境内母公司被认定为常设机构为视角》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这些数量可观的优秀案例,既成为了中心案例库建设的源头活水,又标志着社科大税硕中心在案例教学的组织和实施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4、重视多层次的案例大赛

注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包括教指委全国税务硕士教学案例大赛、首都高校税务案例大赛、校内案例大赛、税硕中心案例大赛等多种层次的案例大赛,并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发起的“首都高校税务案例大赛”已经连续举办四届,旨在培养并提升学生们发现、分析、解决企业实际涉税问题的能力,促进不同院校间学生们的交流与沟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分别在2019年和2020年派两支学生队伍参加了第三届和第四届本项大赛,且皆取得了二等奖和优秀奖的殊荣。

(四)国际涵养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遍及世界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与160 多个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先后与美国、英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院、知名大学、智库、政府部门及国际组织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形成了一个覆盖完整的高层次交流合作网络。2017年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高度重视学生的国际化培养和对外交流能力,优秀学生能够通过参加“联合培养、双联学位、短期学分项目”等海外学习形式继续攻读学位或取得联合培养学位。同时,中国社科大也大力引进国际学术资源,积极邀请境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多方开拓合作渠道,大力推进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国际化的多元教育。

加大国际合作,实现与国际名校、国际组织的开放协同,不但有助于创立税务硕士教育品牌,更能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全球胸怀具有与国际对接、交流、沟通的能力,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国际交流平台,促进教学工作开展,从而实现更高层次税务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201823日起至216日,社科大税硕中心两名2017级学生参加了牛津大学寒假交流项目,与来自其他高校六十名文史类学生共同被安排在牛津比较现代化的学院St Antony’s College学习。此次交流不仅学习了牛津知名学者教授的课程,还体验了当地的传统文化、风土人情,增长了阅历。2019728日至810日,社科大税硕中心学生随同社科大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的师生14人赴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进行了为期14天的访学行程。此次访学,除了设置领导力英语课程、境外投资税收、公司财务、博弈论等专业课程外,还组织参观了商业咨询、会计和税务中介机构,并与麦考瑞大学的当地学生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在专业领域上开阔了思路,在学习方法、职业规划等方面都有了崭新的收获。

四、社科大税硕教育的展望与改革

2020年堪称“研究生教育元年”,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20207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在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就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即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迫切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李克强总理的重要批示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人民群众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等最前沿,培养适应多领域需要的人才。孙春兰副总理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准确把握研究生教育定位,突出“研”字,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注重分类培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严格质量管理,推动研究生教育新发展。

20209月,为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以“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面向世界科技竞争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加快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

2020930日国家学位办、教育部发布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大幅增加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20201030日教育部制定并发布了《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规范导师指导行为,划定了导师行为的基本底线,是进一步完善导师岗位管理制度,明确导师岗位职责,建设一流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重要举措。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教融合后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税务硕士教育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围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双一流”建设目标,持续推进和深化税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一)加强质量管理

发展专业学位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科技越发达、社会现代化程度越高,社会对专业学位人才的需求越大,越需要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在适应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专业化、对人才需求多样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已成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十四五”规划期间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在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数量扩张的同时更要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管理。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研究生教育要坚守立德树人、前瞻引领、研究创新的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第一位。为此,各高校都在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健全“三全育人”机制,将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结果作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重要内容。“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税务硕士教育中心将创新导学思政工作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导师与研究生互动全过程,在学术科研、校园生活与职业发展中强化价值认同。开展各类学风建设活动,大力传承弘扬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

2、提升导师队伍水平

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决定着整个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强调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提出强化导师岗位管理,明晰职责边界,将政治表现、师德师风、学术水平、指导精力投入、育人实效等纳入导师评价考核体系。

加强税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应继续健全“税务实践导师选聘制度”,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按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部署,今后需要“大力推动地方领导干部、“两院”院士、国企骨干、劳动模范等上讲台,探索建立各级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军队、企事业单位党员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担任校外辅导员制度,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推动培养单位和行业产业之间的人才交流与共享,各培养单位新聘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须有在行业产业锻炼实践半年以上或主持行业产业课题研究、项目研发的经历,在岗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每年应有一定时间带队到行业产业开展调研实践。”

3、强化培养过程管理

《意见》提出严把入口关、严把过程关、严把出口关,合理制定与学位授予相关的科研成果要求,加大分流力度,加强学风建设,倒逼学生潜心治学。税硕中心将用好学位授权点评估、学位论文抽检等手段,加强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检测,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作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今后会细化资格考试、选题报告、中期检查、最终学术成果等关键环节的考核要求,并明确分流退出机制,规范和加强培养过程管理。拟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全过程管理的意见》,明确研究生指导教师、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成员、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各方的职责,将指导教师的评议意见、公开评阅人名单、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和答辩决议书都要编入研究生学位论文,承担起终生责任。

(二)深化职业导向

长期以来,研究生教育把培养教学科研人员作为目标,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是研究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才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生在行业产业就业的比例逐年提高,各行各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越来越大。从国际上看,美英法德日韩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专业学位发展,以职业导向或较强应用性的领域为重点,设置类型丰富、适应专门需求的专业学位,有力支撑其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以产教融合培养为鲜明特征,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应更加突出鲜明的职业背景和专业人才指向,增强对行业产业发展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针对性,应更加突出研究生掌握相关行业产业或职业领域的扎实基础理论、系统专门知识的程度,以及通过研究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1、深化产教融合培养

推进税硕中心与税务部门、涉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税务硕士培养方案》,共同开设实践课程,共同编写精品教材。推进设立用人单位“定制化人才培养项目”,将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紧密对接。实施“国家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计划,重点依托产教融合型企业和产教融合型城市,大力开展包含税务、金融、会计和MBA等专业在内的财经类专硕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产教融合育人体系,从具备较高创新创业潜质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推荐免试(初试)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

2、推进与职业资格衔接

发挥税务行业协会、专家组织的重要作用,积极完善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准入及水平认证的有效衔接机制,在课程免考、缩短职业资格考试实践年限、任职条件等方面加强对接。推动专业学位与国际职业资格的衔接,促进我国税务专业学位人才的国际流动,宣传推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中国标准,提升我国税务专业学位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3、完善教育评价机制

强化专业学位论文的应用导向,税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可以调研报告、规划设计、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呈现。完善专业学位论文评审和抽检办法,推动专业学位论文与学术学位论文分类评价。完善专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制度,将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纳入评估指标体系,并与专业学位授权点建设等支持政策相挂钩。破除仅以论文发表评价教师的简单做法,将教学案例编写、行业产业服务等教学、实践、服务成果纳入教师考核、评聘体系。

(三)拓宽办学机制

1、构建多元投入机制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行业产业、培养单位多渠道筹集经费的投入机制。探索实施涉税企事业单位以专项经费承担培养成本的“订单式”研究生培养项目。鼓励税务机关、涉税企事业单位通过设立冠名奖学金、研究生工作站、校企研发中心等措施,吸引税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和导师参与涉税企业研发项目。完善政府主导、培养单位和社会广泛参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助体系。社科大税硕中心将制定实施新的研究生奖助工作办法,建立国家、学校、院系、社会、导师、研究生共同参与的成本分担机制。

2、弹性化的教学组织

构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存,有弹性、机动灵活、多元化的教学组织模式。强化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企业职工在岗教育培训,支持在职员工以非全日制的形式攻读税务硕士专业学位。鼓励税务师协会或大企业建立开放式联合培养基地,带动中小企业参与联合培养。引导支持税务部门及涉税企事业单位以资本、师资、平台等多种形式投入参与税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3、科教融合下资源共享

以科教融合后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为例,今后将尝试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在课程设置、实习基地、教学基地、科研基地上实现资源共享,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鼓励课程改革创新;完善课程评优机制,发挥精品课程示范引领作用;开设学术与职业能力提升项目,拓展学术技能和职业发展能力。应对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要求,完善“大数据+税务”“人工智能+税务”交叉学科发展培养机制,探索建立交叉学科教学研究中心,理顺交叉学科学位审议机制。

学习领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结合党中央和国家发展对研究生培养的需求,展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税务硕士教育中心将凝心聚力,砥砺奋进,积累更多的办学经验,总结特色教育成果的同时,继续精心打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税务硕士教育品牌,着力建设一流的税务高级专门人才教育和培养基地,续写社会主义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壮丽新篇章!

参考文献

[1] 加快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教育部召开党组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2007/t20200730_475948.html

[2]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s7065/202009/t20200921_489271.html

[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2009/t20200930_492590.html

 

作者工作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Copyright © 中国税收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