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研究
税收研究
网站首页 >> 税收研究 >> 正文
七都镇税源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作者:发布日期:2022-03-31点击数:

方霞 陈燕萍

摘要:本文以七都镇为对象,以税收数据为基础,分析小镇税源经济特点,着眼税源培育和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研究发现,七都镇第二产业发展良好,是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小镇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税收收入的增长受地理位置与环境政策的限制。与此同时,小镇对于公共产品与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因此形成经济、税收收入低速增长和财税收入高要求目标之间的矛盾。在此分析基础上,本文建议七都镇明确定位,节约土地资源利用,在促进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一、三产业,推动农文旅结合发展,积极培育新税源。

关键词:税源经济 小镇经济 税收收入

 

一、调研目的及意义

为实现以学促思,以学促行和税收理论与经济实践的良性互动,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特此选取七都镇为对象进行调研,分析税收政策与小镇经济发展的关系,思考如何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扩大税源。

相对于传统的产值经济而言,税源经济更加强调税收效益而非产值效率,着眼点在于培植税源,发展经济,扩大税基。税源经济注重结果,更注重税收来源。从理论来看,经济决定财政,税收源于经济。从税收数据入手,分析税源经济,发现区域经济特点,进而推动经济更好地发展,使税收收入源泉更加稳固。由此可见,税源经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七都镇处于长三角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是知名的工业小镇、千强镇,镇内总企业数达1000多家,包含上市企业4家,且覆盖行业多样,分析七都镇税源经济发展,为其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具有代表性;对于七都镇自身发展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均具有实际价值。

二、七都镇税源经济结构分析

(一)七都镇税源经济结构概况

总体来看,七都镇第二产业发展良好,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制造业。

首先,一产产值占总产值比例小,2019年约为2.2%[1],产出贡献微弱。七都镇为工业镇,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数量较少,按照吴江区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计算,仅有1200人直接从事农业工作。同时其农业主要为水产养殖、蔬菜以及茶种植等,其中水产养殖占总产值的90%以上。

其次,第二产业产值不断提高,2019年高达493.75亿元。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产值占比分别提高到56.64%32.4%。同时,2019年上半年,七都镇税收收入排名前八的行业均为制造业,税收收入占比87%,前十大行业占比92%

最后,第三产业规模尚小,对七都镇经济发展贡献较小。第三产业主要税源来自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批发业几大行业,近几年其收税贡献虽有所提高,但基本保持在6%,贡献度不大。住宿和餐饮、旅游、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等行业发展得比较缓慢,税收份额不大。

(二)七都镇制造业发展情况

1.总体概况

从七都镇税源结构中可知,第二产业是七都镇税源经济中最重要的部分。但在第二产业内部,制造业是七都镇税源的最大组成部分。制造行业税收占总税收收入的比例约为84%2019年上半年七都镇税收收入最高的前十大行业中,前8个均为制造业行业,税收总收入约为4.6亿元。其中光电缆业占比最大,税收贡献度达49%,防水材料制造业和纺织业分列二、三,税收贡献度为10%。(如图1所示)

 

 

 


[2]12019年七都镇制造行业税收占总税收比例

  1. 重点税源企业

    七都镇企业税收贡献呈“纺锤形”,即小企业众多但税收贡献小,大企业数量较少但税收贡献较大。

    2019年七都镇119家重点企业纳税情况总体呈上升趋势,纳税总额8.05亿元,同比增长13%。同时共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3家,且均为大企业、重点税源企业。为明确七都镇重点税源户的发展情况,分析其税收贡献变化情况,调研了五家具有代表性的重点税源企业,分别从事光电缆制造业、防水材料制造业、电梯制造业以及木制品制造业。2019年这5家重点企业税收贡献占七都镇税收总收入的比例约为29.36%,其中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一家企业的税收贡献度高达16.43%。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从图中可知,自2016年到2019年各公司税收贡献均有所下降。其中,德尔未来税收贡献下降幅度在5家企业中最大,由201712.94%下降到20194.18%。通用电梯2017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证,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税负不断下降,由2016年的8.69%下降到2019年的1.99%。相反,亨通线缆和亨通电力电缆公司税收贡献不断增长。2017年电力电缆整体行情低迷,较2016年同期亨通电力电缆公司税收贡献度骤降,但是近两年亨通公司整体产能提高,效益提升,税收贡献度大幅上升。预期光电缆市场行情企业预计良好,在销售收入稳定的前提下,亨通电力电缆公司将保持对于七都镇的税收贡献。

     

     

     


    [3]2:七都镇重点企业税收占总税收比例变化图

    结合七都镇税源经济结构和民营制造业发展情况可知,七都镇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于第二产业,重点税源为少数大型高新技术型制造业企业,中小企业数量多,税收贡献较小。在此基础上,分析如何提高七都镇财税收入,还需要对七都镇税源经济结构形成的原因及税源经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三、七都镇税源经济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七都镇税源经济现状形成的原因

    1.地理位置

    七都镇制造业发达,区位优势发挥重要作用。其地处江浙沪交汇的金三角地区,已纳入临沪一小时经济圈,被划入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绿色发展示范区。依靠上海的先进技术和顶尖人才、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强大的消费能力来发展自身经济具有便利性。并且周边地区的发达工业,容易产生产业聚集效应,上海与浙江的经济发展对七都镇经济都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

    但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发展。七都镇面积比较小,只有102.9平方公里,每年土地指标只有100亩,土地可开发资源比较少。同时,为了保护太湖,太湖沿线一公里内禁止工业项目,五公里内禁止废水外排项目。因此,工业在地域空间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也是这几年七都镇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吴江其他地区的原因。

    2.历史因素

    七都镇工业发达与其历史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受苏南模式的影响,七都镇具有重视工业发展的历史传统。是中国最早的农村工业发源地之一,乡镇企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逐渐繁荣,七都镇的村办工业一度占全镇的三分之一,成为七都经济发展一大特色。

    七都镇村级经济于21世纪初开始没落,但其对七都镇的工业发展推动作用功不可没。首先是积累了资金,推动乡镇工业的发展;如今七都镇的光电缆业、纺织业、木地业等发展历程与农村工业有着很深历史渊源。其次是积累了技术经验;苏南模式一大特点就是注重科技创新,企业注重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创新和自我创新。同时,七都镇重工轻农的思想使得农村土地不从事农业而是集体出租建厂,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土地空间;浓厚的工业氛围产业聚集效应,吸引了更多投资。

    七都镇企业大部分是本土发展起来的,其乡镇企业发展起初就体现出数量多,产能小的特点。一部分企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大型高新技术企业,而大部分企业仍以小型工业企业形式存在,因此形成了“纺锤形”工业分布。

    此外,服务业发展缓慢也有一定的历史因素,一方面由于七都镇长期注重工业的发展,忽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如房地产业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对旅游、文化等资源挖掘深度不足。另一方面,七都镇的工业化模式导致其村镇的土地经济价值比较高,农民不愿意将其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工业以外的用途。

    3.政策环境

    1)税收营商环境

    首先,在纳税服务方面,七都镇税收服务质量不断优化。吴江区不断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打造具有吴江特色的营商环境“最佳体验区”。2019年底前基本实现全区税务局办税大厅及入驻行政中心税务窗口涉税事项全业务办理,90%以上涉税事项在窗口即时办结,申报时间、纳税时间均有所优化。

    其次,在税收优惠方面,七都镇税务局贯彻落实各项税收减免政策,减税效果显著。2019年上半年,七都镇减税降费效果显著,按照2018年同期企业生产销售基数计算,税收收入减少约4000万元。但在另一方面,减税降费也给七都镇税收收入带来较大影响。

  2. 其他政策

    首先,企业优惠政策丰富,有利于七都镇税源建设。为推动经济,助力江苏省民营企业发展,各级政府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招商引资的政策,如《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苏发〔20193号)、《关于开放再出发的若干政策意见》(苏委发〔20201号)。正是在各级优惠政策影响下,七都镇税源经济迅速发展。

    其次,税源经济发展受各项环境政策限制。第一,江苏省是《国务院关于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822号)文件所属的重点区域,区域内严禁新增钢铁、焦化、电解铝、铸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产能。第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环规财〔201788号)的通知中规定,要严格控制高耗水行业发展。钢铁、纺织等均属于高耗水行业,严禁新增产能。同时加强高耗水行业用水定额管理,严格控制高耗水项目建设,限制纺织行业规模。钢铁、纺织都是七都镇税源结构中占比较大的行业,由此可看出,七都镇所处的环境政策限制了部分税源的发展。

     

     

     


    最后,七都镇在投资项目数、投资额占比均处于吴江区最低值。七都镇投资项目及年度计划投资额占比分别为6.20%1.98%,七都镇并没有取得吴江区政府政策上的优惠。(如图2所示)

    [4]32020年吴江区项目分布图

    (二)七都镇税源经济存在的问题

    1.资源、环境制约问题

    1)土地制约

    七都镇土地面积小,在空间上限制了企业扩大生产和新经济体的引入。一方面,七都镇以制造业为主,厂房和仓储用地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同样会造成土地资源的紧缺。

    七都镇2019年亩均税收11.36万元,光电缆业的亩平均开票销售收入和亩平均纳税额都居全镇第一;电梯行业近三年亩平均纳税额比较平稳且居全镇前列;建材家居亩平均纳税额在从201719万元/亩下降到16.6万元/亩;而有色金属行业和纺织行业近三年的亩平均纳税额都比较低,只有其他行业的1/31/2。纺织重点企业在七都镇重点工业企业的用地面积占比接近20%,但是税收不到7%,用地量大但亩产税收不高,土地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2)环境制约

    近年来,我国对于生态的重视程度大大提升,各地区面临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矛盾。七都镇临近太湖,生态环境保尤为重要,发展生态经济对其工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发展面临更大的发展压力。首先,太湖沿线1公里之内是开发红线,缩小了工业发展的地域空间。其次,七都镇现存企业以工业制造业为主,不可避免存在“水土气”污染问题。七都镇面临落后产能淘汰、产业转移、企业转型升级、绿色生产等压力,这些问题短期会影响七都的经济发展速度,若没有处理好则会长期制约着七都镇经济发展。最后,对产业引进有一定的制约。七都镇经济发展可以依靠上海等临近地区的产业转移,但转移的产业能否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七都镇应慎重考察。

    2.制造型企业经营风险问题

    首先,制造业企业面临原材料价格变动的风险。七都镇制造业企业占比较大。对于制造业企业,公司直接采购的原材料包括原材料、外购件等产品,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对公司生产成本造成较大影响。以电梯行业为例,拥有7家重点企业,行业整体税收贡献比例约为7%。电梯行业主要原材料直接采购成本占到各类电梯生产成本的90%以上,同时,大部分零部件的采购价格受钢材价格波动影响,钢材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公司的材料采购成本,进而给公司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其次,七都镇主要税源企业均为高新技术型制造业企业,还可能面临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应用风险。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标准多,且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为三年。同时,从2020年开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将进一步从严把控,若未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发生变化,导致部分企业未能取得或丧失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或者国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出现重大变化,对于企业经营均会产生影响。在另一方面,企业优惠政策零散繁多,企业可能面临准确享受优惠政策的顾虑。

    最后,七都镇制造业企业面临越来越高的环保风险。自201810月起七都镇对铝熔炼、防水建材、漆包线、纺织业等行业进行整治,截至2019年末,关停废铝熔炼企业40家企业,木制品企业数十家。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标准,企业如果不重视环保,一旦环保检查不达标将面临罚款、停产、甚至取缔的结局,严重者还要追究法人责任,从而失去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因此七都镇企业要重视自身环保建设,防范环保风险。

    3.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问题

    七都镇中小型企业数量多且产能落后。七都镇现有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仅有33家,且均为大型企业,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其在技术、知识、人才等方面都有所欠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无法形成品牌优势,同时转型过程中、小企业难以应对运营成本增加和投资风险增大等问题,企业生存将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想要依赖现存中、小企业自主转型升级推动七都镇税源经济发展存在困难。

    企业转型升级首先考虑的是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自身缺乏足够的资金和人力,难以进行大量的研发投入及设备更新,也难以防范较大的成本及投资风险。因此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要依靠外界帮助,政府政策、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从另一方面来看,企业转型升级也不仅仅局限在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中小企业还要从公司组织、战略及人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4.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七都镇第三产业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旅游业方面:首先,七都镇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不足。太湖沿岸线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旅游项目较少,只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七都湿地公园。农村旅游资源开发不足,七都镇极具江南水乡风情,但目前未形成乡村旅游市场。发展乡村旅游需要进行乡村规划,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开发旅游项目以及与全镇的旅游资源整合、融合形成旅游景点群,而这些前期活动都受到土地因素、资金、人才的制约;乡村旅游发展需要与居民经济融合,如何促进居民回村发展是一个问题。

    其次,文化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未充分融合。七都镇开发了的太湖大学堂、费孝通江村纪念馆、老太庙文化广场、群学书院、太湖大讲堂等文化项目,发掘了当地的文化资源,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文化资本。但七都镇所形成的文化场域主要吸引文化精英、文化商人、国学爱好者、社会学者、乐迷和郊区自驾游爱好者等消费者,消费者的范围较窄,未充分融合开发不同消费者的旅游市场。而且七都镇开发的文化项目对使用者的智识水平有一定要求,实际上对部分当地居民做出了区隔,若当地居民的长期缺位,会使七都镇的文化产业变为无根之水,长此以往小城镇的特色也将逐渐消失,所以应如何加强居民文化参与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

    最后,住宿、餐饮、租赁、商业服务业、现代商贸等服务业发展需要依靠强大的消费人群,依靠七都镇内生消费促进以上服务业的发展能力有限,需要吸引外来消费,因此,如何促进外来消费是发展住宿、餐饮、租赁、商业服务业、现代商贸等服务业的关键所在。

    四、政策建议

    (一)资源节约利用

    1.优化土地规划

    七都镇应重视土地规划的引领作用,统筹协调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等,充分显现土地资源、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居住品质、城镇形象等综合效益。首先,根据发展的需要以及地形特点把七都镇划分不同的功能区,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同时发挥区位优势;利用太湖生态资源,建设沿湖生态旅游带;如建设生活服务区、金融和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服务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信息技术产业园区等绿色产业功能区。

    其次,拓展立体用地空间。充分考虑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在符合规划和区域城市形态前提下,工业用地容积率“能高则高”向空中要空间;鼓励地下空间开发,对地下建设给予一定奖励。在现有的产业布局的基础上,建立产业园区,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吸引新企业进入;共用公共设施,节约空间。同时,在产业用地管理中全程服务监管,建立工业用地使用效益评价考核制度,以功能管理强化产业用地规范和高效益产出。

    2.大力引进集约高效型企业

    大力引进互联网企业、信息技术企业、创意、设计企业等集约高效型企业,减少土地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压力。七都镇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美有利于激发文化创作、科学研究灵感,并且相对于上海等大城市具有地价优势。七都镇互联网企业、信息技术企业、创意、设计企业较少,截至2019年,七都镇仅有7家市级互联网典型应用企业和6家星级上云企业。因此,七都镇应该创造引进优势,利用土地优惠、税收优惠政策引进一批新建立或上海等地区转移集约高效型企业,并逐渐形成产业群和发挥产业效应吸引更多集约高效型企业入驻。

  3. 制造业企业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1.防范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至关重要。首先,针对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企业应正确认识原材料价格上升将带来的经营压力,实时关注原材料价格趋势,可根据不同制造业生产的淡旺季、国内原材料供给趋势,甚至国际局势等判断价格上涨或下落空间。企业可以借助监控日常数据制定预案,在原料价格上涨前进行采购,价格较低时多备库存,尽可能规避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生产成本压力。

    其次,七都镇现有行业之间存在上、下游关系,如铜丝铜带制品业和光电缆产业、防水材料制造业和橡胶及塑料制品业等,与固定的供应商合作,虽然有利于保障原材料质量稳定性,获得一些折扣优惠,但更优的做法是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备选供应商库,方便对比价格和产品质量,优化企业采购方案。如果合作供应商出现货源不足,或突然加价等状况,可从备选供应商库快速整合应对方案,保障企业生产的稳定性,让企业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最后,企业可以通过控制零部件供应商采购价格、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等方式来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降低公司的成本压力。同时企业可以根据以销定产、最小化库存的原则,控制最低需求库存,在保证生产的正常情况下,最小化库存风险。同时,企业应形成销售部门与采购部门联动,财务部门监控的原材料波动风险的管理体系,将销售价格调整条款列入相应的销售订单,及时调整原材料合同价格。

    2.防范税收优惠政策应用风险

    随着七都税收营商环境的不断完善,企业面临的税收优惠政策应用风险将不断降低,但企业也应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联系,积极了解与自身相关到税收优惠政策,关注相关政策的变化,以便最大程度的享受税收优惠。企业自身应重视持续的研发投入,从而保证企业持续适用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同时,应提高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的要求,确保财务人员了解本行业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做到税收优惠的应享尽享。

    其次,为了使企业及时、全面、准确的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服务,税务机关应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为企业做好税收优惠的服务事项,确保纳税人对于税收优惠政策的“应知尽知、应享尽享”,降低纳税人办税成本,消除纳税人在税收优惠政策享受方面的顾虑。

    3.防范环保风险

    针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制造业企业应积极防范环保风险。首先,企业领导层应树立环保意识,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的长远发展要同社会发展相结合,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牺牲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其次,如果企业能够重视环保,及时淘汰落后设备,更新生产技术,环境治理设施齐全并正常运行,企业的经营环境会更加稳定,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明确七都定位,培育新税源

    1.助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首先,中、小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提升需要政府在金融政策、税收优惠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第一,七都镇应主动引导和干预中、小企业转型,判断企业转型和发展方向是否与国家产业布局相匹配。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引导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第二,镇政府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帮助企业建立与研发机构、人员交流合作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关系,积极吸引高校、科研院所人员带成果到企业转化与产业化。

    其次,企业转型升级方式并不局限在产品和技术创新,还可以从企业管理、组织架构、销售渠道、营销方式等方面入手。如七都镇中、小企业可以依托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上海的信息产业优势,利用互联网开展产品销售,创新商业模式。同时,七都镇大多数的企业主要业务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较少涉及技术服务咨询等服务产品的提供。因此,企业需要拓宽产业链,加快企业向“平台服务型企业”战略转型。

    最后,企业自身应抓住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成本;及时了解掌握,用足用好各类政策。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走农文旅结合发展道路

    基于七都镇的发展定位结合地方特色,发展绿色休闲农文旅产业,实施与周边地区古镇特色旅游业“错位发展”、“配套发展”战略,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成为七都镇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

  4. 充分开发太湖空间资源,建设太湖沿岸风光带。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如水上游玩项目、与水产养殖合作开发太湖渔家风情项目;进一步整合开发沿岸的太湖迷笛等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太湖沿岸风关带的内容;可考虑开发一条与东山景区、西山景区相连接的湖航线,形成旅游景点群,互赢互利。

  5. 充分挖掘农村旅游资源。首先是要让村里的落后企业退出,蟹塘退养还田,恢复江南乡村风貌。其次,结合乡村振兴,整合农村旅游资源,整体规划农村旅游业发展,在各行政村不同的农业、文化基础上开发特色文旅产业。最后,解决土地因素、资金、人才的制约,村民回村发展问题。同时,挖掘优质的旅游项目,一方面需要政府、社会上各界的专业人士布局、挖掘,加强与高校、学者、专家交流合作,而七都镇依托于费孝通、费达生、南怀瑾的影响力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另一方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挖掘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项目。

  6. 充分融合各种旅游资源,促进旅游元素多元化,满足消费者旅游获得感多样化的需要。如开弦弓村主要开发了费孝通纪念馆文化项目与“美丽庭院”项目,前来探访的人员主要为社会学研究者,未成为市场化的旅游地。如其打造融文化、田园、旅游、研学于一体的新时代江村发展新模,将吸引更多游客。七都镇的大多企业发展与乡镇发展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将企业发展历史与乡村发展历史结合起来建立文化历史馆,更好的发扬了企业文化,提高知名度,还能促进旅游业发展。

  7. 解决七都镇现开发的“国学”、“社会学”、“迷笛文化”与当地的居民出现割裂问题的关键在于居民对文化认同,只有当地居民对文化的认同才能根植于当地文化,源远流长。因此,七都镇应加强“国学”、“社会学”、“迷笛文化”等文化的宣传教育,营造文化氛围,把这些文化充分融合到文旅产业,渗入到当地居民的经济生活中。

     

    参考文献

    [1]王曙光,金向鑫,周丽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财税政策研究的演进与展望[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108-118.

    [2] 周洪波.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税收政策及配套措施研究——基于上游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分析[J].税收经济研究,2017,22(04):30-36.

    [3] 周全.上海产业转型升级对周边地区经济的影响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03):445.

    [4] 魏妍宇,廖吉林.经济新形势下传统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9,41(10):140-142+85.

    [5] 赵丽.新时代我国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对策研究[J].理论导刊,2019(09):114-120.

    [6] 李强.用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特色小镇建设[J].今日浙江,2015(13):810

    卫龙宝,史新杰.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浙江社会科学,2016(3):2832

    [7] 陆远,王志萍.传统与现代之间:乡镇企业兴衰与中国农村社会变迁——以苏州吴江区七都镇为例[J].浙江学刊,2019(01):42-49.

    [8] 徐雪闪,方世南.打造吴江七都精致特色名镇的思考[J].唯实(现代管理),2017(04):17-18.

    [9] 陈仲达.发展村级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吴江市七都镇发展壮大村级经济的调查[J].苏南乡镇企业,2002(11):28-30.

    [10] 吴玮,季立宗,张晶.七都:长三角之星[J].新财经,2006(09):90-91.

    [11] 费孝通.《江村经济》[J].杭州(周刊),2019(30):59.

    [12] 费孝通.论中国小城镇的发展[J].调研世界,1996(01):4-6.

    [13] 重庆市国际税收课题组,郑钢.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经济税源分析及研究[J].中国税务,2020(07):48-51.

    [14] 罗博.小城市建设与税源经济良性互动的思考[J].纳税,2018(03):47.

    [15] 胡淑云,贾宜春,汪斌,李娟.重点税源企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J].甘肃金融,2014(04):48-49.

    [16] 胡开清.重点区域税源培养与经济发展[J].时代金融,2013(12):60.

    [17] 刘明涛.农旅融合特色小镇建设中的空间布局思考[J].居舍,2020(22):3-4+6.

    [18] 林思岑.法国特色小镇建设案例及对中国的启示——评《巴拉聚克:历史时光中的法国小镇》[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07):30+39.

    [19] 沈时佳.小城镇的文化场域与空间实践[D].南京大学,2018.

    [20] 谭林艺.浅谈城市高新区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以杭州高新区滨江区为例[J].中国高新区,2018(12):1+6.

    [21] 叶雷,韦柯筠.从“跨江”到“拥江”空间规划策略研究——以杭州沿江新城为例[J].福建建筑,2019(08):5-10.

    (作者工作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1] 引用区级数据推算得出

[2] 数据来源:七都镇税收收入分析及政府工作报告

[3]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年报及七都镇税收收入分析

[4] 数据来源:吴江区人民政府网站数据整理得出

本文已收入《中国税收教育研究报告(2020)》

Copyright © 中国税收教育研究所